《紅巖》是現代作家羅廣斌、楊益言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紅巖》結構錯綜復雜又富于變化,善于刻畫人物心理活動和烘托氣氛,語言樸實,筆調悲壯,作品一經面世,立即引起轟動。《紅巖》背景廣闊,人物眾多,斗爭錯綜復雜,但全書章法井然,結構嚴謹而富于變化。
1948年,解放戰爭正以雷霆萬鈞之勢向前推進,反革命的最后堡壘重慶正處于全面包圍之中,盤踞在這里的國民黨反動派進行著垂死的掙扎,而被關押在“中美合作所”集中營里的許云峰、江姐等共產黨人,則同他們展開了一場勝利前光明與黑暗的殊死搏斗。
建國初期,為了對青年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羅廣斌、楊益言和與他們并肩戰斗過的劉德彬三個人共同把他們在獄中與敵人斗爭的切身經歷寫出來。1950年7月1日開始在重慶《大眾文藝》上發表三人合作的報告文學《圣潔的血花》,后華東、華南人民出版社先后出版單行本。
1958年又在《紅旗飄飄》上發表了三人合作的革命回憶錄《在烈火中永生》。在此基礎上,羅廣斌和楊益言創作了優秀長篇小說《紅巖》。小說出版后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被譽為“共產主義的奇書”,并被翻譯成多種外國文字,在國內外為中國社會主義文學贏得了巨大聲譽。
羅廣斌(1924—1967),四川省成都市人。中學時代,因為與一個家境貧窮的女同學戀愛,遭到封建地主家庭的反對,憤然出走,去昆明求學。1945年,參加地下黨領導的革命外圍組織“民青社”。1946年初,被派往滇南以教書為名,開展農村工作。旋又調回重慶。1948年3月在重慶西南學院由江竹筠介紹入黨;同年9月,因叛徒出賣被捕,先后被囚禁在重慶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白公館集中營。1949年11月27日越獄脫險。重慶解放后,曾在重慶團市委、長壽湖漁場擔任領導工作。為了對青少年進行革命傳統教育,他經常講述革命戰士在獄中堅持斗爭的故事,并利用業余時間,編輯出版了重慶集中營烈士詩集《囚歌》(1950年)。與楊益言、劉德彬合寫了報告文學《圣潔的血花》(1950年)、革命回憶錄《在烈火中永生》(1958年)。1958至1961年,與楊益言合著長篇小說《紅巖》。1962年調重慶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任創作員。
楊益言(1925—2017),原籍四川省武勝縣,生于重慶市。曾在同濟大學讀書。因參加反對美蔣的學生運動被學校開除。1948年8月在重慶被特務機關逮捕,囚禁在渣滓洞集中營。重慶解放后,曾在中共重慶市委、團市委工作。
在暑假里粗略的讀了一本《紅巖》,書里面寫了解放戰爭時期重慶地下共產黨和國民黨展開的激烈斗爭。小說中的“中美合作所”是關押政治犯監獄。小說中有...
1、任何時候,任何細小的麻痹,都會帶來血的教訓,這不是勇敢,這和蔑視敵人的英勇氣概毫無共同之處!2、漆黑的夜空,像浸透了墨汁。細雨飄零的云層...
《紅巖》是現代作家羅廣斌、楊益言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紅巖》結構錯綜復雜又富于變化,善于刻畫人物心理活動和烘托氣氛,語言樸實,筆調悲壯,作品...
《紅巖》是現代作家羅廣斌、楊益言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紅巖》結構錯綜復雜又富于變化,善于刻畫人物心理活動和烘托氣氛,語言樸實,筆調悲壯,作品...
《紅巖》描寫人民解放軍進軍大西南的形勢下,重慶的國民黨當局瘋狂鎮壓共產黨領導的地下革命斗爭。著重表現以齊曉軒、許云峰、江雪琴等共產黨人在獄中...
《紅巖》是現代作家羅廣斌、楊益言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紅巖》結構錯綜復雜又富于變化,善于刻畫人物心理活動和烘托氣氛,語言樸實,筆調悲壯,作品...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下面介紹的是紅巖主要內容,僅供大家參考。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下面介紹的是紅巖主要內容及讀后感,僅供參考。